电子书学习下载站

© 2025 www.booknestle.com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上下卷) - [日]池田知久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上下卷) - [日]池田知久
基本信息

书名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上下卷)

作者[日]池田知久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5

页数736

豆瓣评分 7.5

ISBN:9787534831683

内容简介

《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庄子》为中心(上、下)》内容为:当回首20世纪近百年来中国哲学的摸索和研究历程并前瞻和期望一种新的可能之际,中国哲学的一些研究者们开始自觉地寻找改变现状和获得新的契机的途径。人们常说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学问和学术,但是,作为我们这个时代学问和学术一部分的中国哲学是什么呢?我还不知道用什么合适的词来概括它的类型。一定的迹象显示了观察的方法和研究的方式的多样性,不过要说到在这种多样性中究竟有何种“典型”范式和原创性恐怕就令人踌躇和惶恐了。人们不时地都在抱怨以往研究工作中的缺陷并相信发现了导致问题的根源,但深思熟虑地检讨和反省则非常罕见,在惊人的说法中却是惊人的轻率和漫不经心。

目录

总序

写给中国读者的序言

序文

第一章 最初的道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刘安

第一节 包含许多矛盾的《史记·老子列传》

一、《史记·老子列传》的出现

二、《老子列传》中的重要问题

第二节 西汉初期被营造出的老子形象

一、老子是何人的不确定性

二、老子形象的展开与“道家”的形成

第三节 看作为老子的祖述者的庄子

一、《史记·庄子列传》

二、《庄子列传》的“寓言”性

三、“寓言”与史实之间

第四节 关于庄子的真实与虚构

一、《庄子》中的庄子故事

二、寻求庄子的真实

第五节 作为庄予前辈的惠子

第六节 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一、《汉书·艺文志)中的“道家”书

二、济济而众的道家思想家们

第二章 道家诸文本的编纂——《庄子》、《老子》、《淮南子》

第一节 《庄子》的十余万言本

一、战国末期对庄子的言及

二、西汉初期的(庄子)之书

第二节 《庄子》五十二篇本、二十七篇本、三十三篇本

一、《庄子》五十二篇本——刘向、刘歆的图书整理

二、《庄子》二十七篇本与三十三篇本——晋代的文本编纂

第三节 《庄子》内篇、外篇、杂篇

一、刘向开始的内篇、外篇、杂篇的分类

二、韩愈、苏轼开始的对杂篇的疑问

三、三种文本之间诸篇的移动

第四节 战国末期编纂的《老子》

一、《苟子》、《吕氏春秋》中出现的《老子》

二、《韩非子》中出现的《老子》

三、《庄子》中出现的《老子》

第五节 马王堆帛书《老子》的出土

一、马王堆《老子》的甲本和乙本

二、从《老子》甲本到乙本的发展

三、马王堆甲本、乙本以后的《老子》

第六节 郭店楚简《老子》的新登场

一、郭店楚简甲本、乙本、丙本——最古老的《老子》

二、郭店《老子》在战国末期成书

第七节 武帝时期初年《淮南子》的编纂

一、《淮南子》编纂的目的和构成

二、《淮南子》中对《老子》、《庄子》的引用

第三章 经由从“黄老”到“老庄”走向“道家”

第一节 始于战国末期的“黄老”

一、“黄老”思想的系谱

二、从狭义的“黄老”到广义的“黄老”

第二节 “黄帝”与“老子”的结合

一、道家性的黄帝形象的存在

二、《吕氏春秋》中出现的黄帝

三、从道家性的老子到“黄老”性的老子

第三节 淮南国的“老庄”

一、始于淮南国的“老庄”概念

二、《淮南子》的“老庄”与《史记》的“老庄申韩”

第四节 批判“黄帝”的。道家”

一、对“黄帝”的怀疑和批判

二、“黄帝”批判始于司马迁

第五节 始于司马谈的“道家”

一、在司马谈那里“道家”概念的出现

二、“道家”概念的由来与作用

第四章 道家的先驱者们

第五章 “万物齐同”的哲学

第六章 “道”的形而上学

第七章 “物化”、转生、轮回的思想

第八章 “万物一体”的思想

第九章 天人关系论

第十章 “养生”说和“游”的思想

第十一章 三种类型的政治思想

第十二章 圣人的“无为”和万物的“自然”

第十三章 对“无知”、“不言”的提倡和辩证法的逻辑

第十四章 对诸子百家的批判和对各种思想统一的构想

第十五章 在日本的林希逸《庄子庸斋口义》

译后记

下载

1.本资源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与交流之用,请于下载后 24 小时内自行删除;

2.如您在阅读概要后喜爱本书,且条件允许,恳请支持正版。

平台格式密码资源
城通网盘ZIP2025下载
2009-05 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本站PDF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邮件反馈删除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