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学习下载站

© 2025 www.booknestle.com

临终抉择 - (美)艾德华•科瑞根(EdwardT.Creagan)/(美)珊德拉•温德尔(SandraWendel)

临终抉择 - (美)艾德华•科瑞根(EdwardT.Creagan)/(美)珊德拉•温德尔(SandraWendel)
内容简介 本书31个章节全面、细致地涵盖病人临终前可能会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各领域的问题,包括死亡究竟是什么、死亡的过程是怎么发生的、临终时病人的生命状态及临终时的环境要求、家人可以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病人及家属如何应对坏消息,如何达成有效的医患沟通,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医疗等,在这些问题上作者都提...... 阅读全文

如何理解老婆的脑回路 - [日]黑川伊保子

如何理解老婆的脑回路 - [日]黑川伊保子
内容简介 一本让你比女性还了解女性的书。日本引爆话题大作,蝉连Amazon心理励志、人文社科榜首,系列累计销量突破60万。日本知名脑科学专家打造,运用前端的脑科学知识全面剖析男女大脑,帮你建立与异性科学相处的底层逻辑 ◎ 编辑推荐 ☆ 日本知名脑科学专家带你了解女性大脑 运用...... 阅读全文

认知心理学(第五版) - (美)E.布鲁斯·戈尔茨坦(E.BruceGoldstein)

认知心理学(第五版) - (美)E.布鲁斯·戈尔茨坦(E.BruceGoldstein)
内容简介 还没有人能像E.布鲁斯·戈尔茨坦(E. Bruce Goldstein)博士这样,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与现实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本书从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基础知识入手,详细介绍了知觉、注意、记忆、概念知识、表象、语言、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以及判断、决策和推理等领域的研究,将经典研究范...... 阅读全文
2020-12心理学

火的精神分析 - [法]加斯东•巴什拉

火的精神分析 - [法]加斯东•巴什拉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火的分析,把知识与物质的想象统一起来,从理性精神分析的角度对普罗米修斯情结、恩培多克勒情结等进行分析,描述了火从原始形象到生死本能精神的发扬,再到火象征的光和热对人的灵魂的启迪和升华,直至最高的火的纯洁化的生命高度的过程。 阅读全文
2016-10心理学

中国人的病 - 沈从文

中国人的病 - 沈从文
内容简介 沈从文不仅是位极具个性和内涵的文学家,而且是位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想家。本书精选了沈从文各个时期关于社会与人生问题的思考文字,编选视角独特,所选文章均具代表性。在沈从文的文字背后,隐藏着宏阔的社会主题和悲悯人生的生命哲学。给喜欢沈从文的人,或者还不了解沈从文的人,以新的思考。 阅读全文
2011-8-31非虚构文学

婴幼儿观察:从养育到治愈 - 施以德

婴幼儿观察:从养育到治愈 - 施以德
内容简介 《婴幼儿观察:从养育到治愈》详细阐述了观察者如何感受那些来自婴幼儿,甚或其家庭成员的躯体和情感体验,将其抱持在心智里,并尝试构建这些体验的意义,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对儿童发展中明显或潜在过程的深刻理解。 本书根据不同主题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婴幼儿观察、工作讨论和理论讨论的设置...... 阅读全文
2018-10儿童教育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 - 孙平,郭本禹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 - 孙平,郭本禹
内容简介 《从精神分析到存在分析:鲍斯研究》主要内容简介:2006年是精神分析运动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诞辰150周年。许多国际精神分析组织将2006年定为“弗洛伊德年”,世界各地纷纷组织各种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研讨会、学术报告、艺术展览、电...... 阅读全文

弗洛伊德文集(全8册) - [奥]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

弗洛伊德文集(全8册) - [奥]弗洛伊德著/车文博主编
内容简介 1, 癔症研究 ; 2, 释梦 ; 3, 性学三论与论潜意识 ; 4, 精神分析导论 ; 5, 精神分析新论 ; 6, 自我与本我 ; 7, 达·芬奇对童年的回忆 ; 8, 图腾与禁忌. 阅读全文
2004-5心理学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 - [美]拉尔夫·格林森(RalphR.Greenson)

精神分析的技术与实践 - [美]拉尔夫·格林森(RalphR.Greenso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享誉国际的精神分析大师拉尔夫?格林森的代表作。在这本系统而全面的经典著作中,作者不仅以生动、清晰的风格论述了移情和阻抗这两大基本技术,而且论述了构成精神分析情境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个要素在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精神分析结果的,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提...... 阅读全文
2020-9心理学

森田心理疗法实践 - 高良武久

森田心理疗法实践 - 高良武久
内容简介 《森田心理疗法实践:顺应自然的人生学》前面描述的那些神经质症状,几乎每个人都程度不同地体验过。其中多数人的体验只是轻度的或一时的,当然不需要治疗。但是,这些症状如果持续发展为慢性状态,造成痛苦,以致于妨碍了日常工作、学习及人际关系的正常进行时,就必须及时治疗。这些对于社会生活带来一定...... 阅读全文
2004-10心理研究

本站PDF电子书版权归原作者及开发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若有违反您个人权益,请邮件反馈删除相关信息。